张采萱也没经常过去找抱琴,主要是家中事情多。倒是她经常过来,嫣儿喜欢热闹,一个人不肯玩儿。
张采萱来了兴致,不出门觉得外头冷得不行,出门之后回来似乎也能忍受,干脆打了些白米泡了做米糕。
张采萱一愣,记忆里憨厚的爹和温婉的娘容貌都已经模糊,仔细想想还能想起一点。从她回青山村开始,每年的七月半她都会去祭拜,当然了,村里各家也会去。
孙氏的眼泪唰得下来了,不知是为了此时的千夫所指还是这命运,哭道:姨父,是你让我到村口来的啊。你说村里人照顾你,不要你守门,但是这种天气好多人都不愿意来受冻,说不准村口的屋子就没人,你不放心,特意让我过来看,来了就给我一天的粮食
不过这个年景,去做兵可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算都是在村里有了的。说起来这个,照那天在村口发生的争吵看来,那么多人呢。只怕孙氏自己都不知道那孩子是谁的。
可惜他们失望了,直到走到了镇上,也还是没有看到人,站在镇子口,众人面面相觑,村长沉吟半晌,道:来都来了,我们去打听打听,我们村那么多人呢,总有人看到的?
也有些人蠢蠢欲动想要去镇上,主要是现在各家家中的盐和针线这些东西过了一个冬日都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妇人们闲下来之后难免就要缝缝补补,没有针线可真不方便。
张采萱失笑,我还要劳烦大丫陪陪我呢。
虎妞娘叹口气,嫁出去的闺女年后回娘家都是风俗,但都得带上礼物,新媳妇第一年回家还得多带一些,这个时候呢,娘家一般就会给差不多贵重的回礼让闺女带回婆家,这样一来,礼也走了,两家面上也好看不是?但是昨天回来的时候,我看到好多人两手空空,就是拿,也只是一把青菜什么的。
Copyright ? 2009-2025